該用戶從未簽到
七級
游山玩水新生活,現(xiàn)代的咸魚理念
- 積分
- 26775
![QQ](static/image/common/qq_big.gif)
|
2011-10-2633535033.jpg (3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29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11-12-1 12:37 上傳
1921年鳳凰臺設有專人鳴鐘報曉。
1928年在臺上設立了圖書館,后又設民眾教育館。
辛亥革命時,革命黨人董瑞生、王士驥在臺的右邊廣場召開群眾會,趕走了清政府的咸陽知事。
抗戰(zhàn)時期,鳳凰臺上設防空監(jiān)視哨;鳳凰臺同時也是共產(chǎn)黨領導的地下工作人員活動的場所。
1949年6月,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咸陽后,成立咸陽市人民政府,市政府駐鳳凰臺。
后設文化館、圖書館。鳳凰臺是陜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批準公布的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我市著名文博學者張鴻杰老人說,當時他已經(jīng)記事?!霸?943年至1945年這段時間,咸陽為了防備日軍轟炸,一個是拉警報,一個是在縣城敲鐘。當時有一部電話,日軍飛機一過潼關,馬上就有電話打來,縣城的警報和大鐘就都響了,同時在鳳凰臺上升紅旗,縣城里的人開始往城墻洞里跑,有的廠里的人往防空洞里跑。等日軍飛機飛到了臨潼、西安后,大鐘又緊急敲響,鳳凰臺上又改升黑旗,還在家里的人趕緊往外跑,鉆洞以后不敢出來。等日軍飛機飛過或炸彈已投后,警報解除,鳳凰臺上又改升白旗。”他說:“當時,我家的一個親戚就是在鳳凰臺上負責拉警報和升旗的?!?br />
路線:儀鳳街 |
評分
-
查看全部評分
|